欢迎光临江南竞技官方网站!
语言选择: 中文版 ∷  英文版

江西最穷县狂赚300亿

时间: 2023-09-27 17:08:44 |   作者: 江南竞技平台app

  这是一个深藏在江西中东部,四周被群山环绕的小县城,总面积1200多平方公里,人口满打满算10万多一点。

  于当地人而言,最近一个比较大的新闻是,县里唯一的火车站在去年底宣布彻底停运,原因听起来有点窘迫,客流量太少,维护成本太高……

  2019-2021年,资溪财政总收入维持在5亿多元,排名全省倒数第一,去年的GDP总量为55.72亿,在全省73个县市中还是排名垫底……

  环境闭塞,经济又一般得不能再一般,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地儿,都听说过才是怪事。

  但你敢信吗,就是这一个怎么看好像都跟“富”字不沾边的小县城,却正在批量生产百万、千万乃至亿万富翁。

  “我承认地方不大,但我若说就是这一个小城,出了4000多户百万富翁,100多户千万富翁,还有20多户亿万富翁,阁下又该怎么样应对?”

  为什么说空气都是甜的呢?因为资溪的另一个称号是“中国面包之乡”,这里先后走出了4万多人的“面包军团”,且大有“称霸”全国之势。

  北起黑龙江,南抵海南,东至上海、江浙,西达新疆、西藏,在中国1000多个城镇里,资溪“面包军团”开出了16000多家面包蛋糕店,年创产值超300亿。

  毫不夸张地说,在中国,但凡有面包的地方,几乎都有资溪籍烘焙师的身影,要么是创始人,要么是手艺,总有一样来自资溪。

  全国直营门店超100家,1年卖出1亿多个肉松小贝的“鲍师傅”,其创始人鲍才胜,正是江西资溪人。

  被惊叹开到哪火到哪,主打新中式糕点的连锁大亨“泸溪河”,创始人黄进出生于资溪隔壁的鹰潭,虽不是鲍才胜的资溪老乡,但也算“师出同源”。

  创业初期,黄进曾向资溪人张协旺求教烘焙手艺,资金紧张之际,还是张协旺的慷慨解囊,助其走出了困境。

  还有创下单日售出75万片神话的“詹记”桃酥,其引以为傲的传统糕点技艺,同样与资溪有着脱不开的渊源。

  除此之外,像麦香村、麦香人家、亚细亚……这些你曾慕名打卡的糕点界“网红”,不管是师傅还是味道,也都有着资溪的印记。

  在烘焙界,资溪能够说是一个“造星工厂”般的存在,源源不断地输出着自己的“练习生”。

  不过话说回来,如果从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的角度来看,你会发现,资溪其实并只有少数的理由成为“面包之乡”,甚至就完全与做面包这件事搭不上边。

  论地利,资溪被大山环绕,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7.7%,10年前连条高速公路都没有,交通也绝称不上便利。

  那么问题就来了,天时地利都没有,资溪怎么就称霸了全国的面包市场?怎么就“无中生有”的干出了百亿级的面包产业呢?

  答案就藏在那仅剩的“人和”里,靠着人和,资溪紧紧抓住了面包这颗救命稻草。

  资溪与面包的“喜结连理”,还要从一个关键人物讲起,就是我们前文提到的张协旺。

  1984年,土生土长的资溪青年张协旺应征入伍,被分配到福建漳州龙海县消防中队服役,主要负责中队的后勤采买。

  张协旺发现做面包的成本实际上并不高,最主要的材料就是水、面和酵母,但如果做得好吃,不仅能卖上价,店门口甚至还会排起长队,一天下来能赚不少钱,心中便暗暗萌生了开家面包店的想法。

  1987年临退伍前,恰好部队号召战士参加“军地两用人才”培训班,机会难得,张协旺果断选择了学做面包。

  复员后,他和同是资溪人的战友洪涛合伙在资溪隔壁的鹰潭开了家面包店,起名为鹭江面包店。这里有鹰厦铁路通过,交通便利些,城市也相对繁华。

  不过,这家店能开起来,张协旺背负的压力也属实不小。他最初那6000多块钱的创业资金中,有2000块是从还没过门的媳妇家借的,剩下的4000则是从农村信用社贷的款。

  在欠丈人家钱和贷款的双重压力下,张协旺干得也格外卖力,每天几乎都要工作12个小时之后,不可谓不辛苦。

  好在付出终得到了回报。凭借洋气的造型,实惠的价格和热情的服务,他的面包生意一炮打响,年底一算账,不仅还清了所有欠款,还净赚了3万多。

  要知道,那一年中国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还不到1200元,张协旺无疑发了大财。

  很快,张协旺做面包发家的消息就传到了资溪老家,十里八村的年轻人几乎踏破了他家的门槛,都来找张协旺拜师学艺。

  这里需要着重讲的一点的是,那个年代,做面包更是一种稀缺技能,业内大有传男不传女,传内不传外之势,烘焙手艺是轻易不外传的,张协旺当初学艺时自己也吃了不少闭门羹。

  而张协旺当年那个选择,用今天的流行语来讲,堪称是“转动了资溪的命运齿轮”。

  看着乡亲们眼神中那对过上好生活的迫切渴望,再看看他们身上打满补丁的衣服,张协旺的做了一个“有违师门”的决定:

  乡亲们都太穷了,他不想仅仅因为“教会徒弟饿死师傅”的担心,就继续看着大家吃苦。

  张协旺说:“人不能光顾自己,一个人富了不算富,大多数人富了才是真正的富。作为,带领乡亲们致富是义务,也是责任。”

  在张协旺这里,想学尽管来,学会了想单干尽管走,除了教手艺,他还帮着参谋店铺选址和设备采购,甚至借钱给他们开店。

  最多的时候,他收徒300多人,被称为资溪面包的孔夫子,在张协旺的带动下,资溪一半的人都开始做面包。

  “鲍师傅”创始人鲍才胜的父母就是张协旺的第一波徒弟,他们放弃了木工职业,加入了资溪面包大军,鲍才胜从小便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学习做面包;

  “泸溪河”创始人黄进15岁就在张协旺的面包店里当学徒,17岁自己创业时,张协旺给了他一张银行卡,成了他的第一个天使投资人;

  带领“资溪面包”冲出江西,成为全国连锁品牌的资溪面包公司CEO钟启文,当年也是辞去了村干部的身份,铁了心和张协旺学做面包。

  张协旺亲手带出了300多个徒弟,再通过“亲帮亲,邻帮邻”“一姓带一村,一村带一镇,一镇带一县”,资溪县的面包业也开始像面包一样,不断发酵、膨胀。

  如果有资溪人想开面包店,不管在哪个城市,只要去资溪人开的面包店里,说上资溪方言能证明是老乡,店主都会无条件地帮忙,甚至资金有压力时还会伸手相助。

  没有天时、没有地利,资溪人就靠着这种特殊的“人和”,在群山之中,硬生生地闯出了一条生路。

  远的不说,仅是最近两年我们就看到了太多品牌折戟沉沙、黯然离场,比如克莉丝汀、虎头局……

  而奇怪的是,身处山林之中的“资溪面包帮”却大有崛起之势,各大门徒依然在有条不紊的扩店,当地的资溪面包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还启动了上市计划,迈开了拥抱长期资金市场的步伐。

  这让人不禁好奇,资溪人能够在行业内保持竞争力,且长盛不衰的诀窍到底是什么?

  分析下来,我们得知,在“人和”的背后,“资溪面包帮”还有着这样“三板斧”:

  对于“资溪面包帮”,业内公认的一个成功秘诀是,他们很会集体行动“推爆品”。

  相较于追求产品多样化、高利润的同行,资溪人往往显得很专一。他们的店里,产品正常情况下不会太多,都集中火力专攻一两个单品,比如鲍师傅的“肉松小贝”,泸溪河的桃酥。

  更关键的是,啥东西好卖,容易卖成爆款,他们就集体卖什么。比如桃酥卖得好,就集体卖桃酥;红枣糕卖得好,就集体卖红枣糕,主打一个“人多力量大”。

  当然,资溪人这么做是有原因的,他们要通过集体行动来引领“面包时尚”的潮流,从而营造出一种我卖的就是当季热品的氛围,以此来牵引消费者的目光和口味。

  于资溪政府而言,当然清楚自己在经济和区位上面临的困境,所以当看到老百姓能靠做面包的手艺出去挣钱时,便积极承担起了保驾护航的角色。

  只要你敢闯,愿意出去开面包店,打个信用证明,填个表,款就能批下来。不少资溪人就是拿着这笔启动资金,把面包生意越做越大,一步步发家致富的。

  不止如此,2004年,资溪政府还在组织架构上开了个先河,设立了面包产业高质量发展办公室,作为县政府常设的正科级机构,专门负责处理资溪面包产业的各项事宜。

  此外,当地面包协会背后还有一支由法院、工商、公安等部门联合组成的队伍,资溪面包商户在外面遇到困难,通过面包协会就能得到家乡政府法律、资金或是技术方面的援助。

  整体来看,烘焙行业本身其实并没有太高的壁垒,热门款式非常容易被复制和山寨,所以迭代速度很快,不创新就等于被淘汰。

  鲍才胜就曾直言:“烘焙行业有一个怪理论,5年洗一次牌,一成不变的就会被洗出去。其中,就有产品力、口感、装修的转变。”

  早在2002年,资溪就咬牙拿出了300多万元用于面包培训学校和蛋糕烘焙艺术学校的建设,超过八成的资溪面包师傅在这里回炉深造过。

  此外,资溪面包协会还在南京、济南、无锡等8个城市开设了作为培训中心的分会,以此来保证在外的资溪面包大军始终都有地方能学到新技术。

  这些年来,资溪还相继成立了面包科学研究中心、艺术蛋糕研发所等科研机构,他们和上海、香港乃至日本的烘焙学校、知名面包店都有长期的技术交流,源源不断地为资溪面包师们带来最前沿的技术和理念。

  现在,资溪县城的大街小巷,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面包店、面包培训中心和面包文化馆,熟人见面打招呼最多的一句话不是“吃了没”,而是“最近又去哪做面包了”,面包文化已深深融入了这座小城的脉动之中。

  值得一提的是,随着慢慢的变多的资溪人富了起来,他们也在为反哺家乡尽上自己的一份力。

  为了改变穷县的面貌,资溪政府在2018年提出规划建设面包食品产业城的设想,鼓励资溪人返乡创业,推动面包产业的实体化、集聚化。

  一年后,鲍才胜投资2亿元的工厂便在资溪开工,项目建成后,每年能加工各种食品2.6万吨,年产值可达5亿元,也能为当地贡献1500万的税收。

  而今,全球最大肉松加工厂费歌肉松厂也已在资溪正式投产,它与2000多家“资溪面包”门店一同撑起了“大产业链+门店”的模式,共同助力这座“面包之城”的崛起。

  往深处看,资溪人的这种抱团、互帮互助,默默无闻地扎根在所处行业里的性格,又何尝不是整个江西和江西人的缩影呢?

  外界眼中,江西,这个曾经耀眼的革命老区在进入新时代后似乎越来越没了存在感,在网络上,甚至一度被调侃为“阿卡林省”。(“阿卡林”是日本动漫《摇曳百合》中主角赤座灯里的日文发音,虽是剧中主角,但其存在感极低,时常被人忽视。因此延伸出“阿卡林”这个新兴词,意为“消失”或“存在感低”。)

  但江西真的就是“小透明”吗?还真不是。江西看似透明的背后其实与江西人的实干作风有着非常大关系。

  细数江西的特色产业,你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点,就是大多数都是做实业的,很少涉足房地产和金融等容易被人看到的“光鲜”行业。

  比如,除了资溪的面包外,鹰潭的眼镜、安义的门窗还有进贤的医疗器械和文具,这些产业都是占据了全国市场半壁江山的存在。他们之所以鲜为人知,只是因为他们向来低调含蓄,不喜张扬。

  再往深处看,江西人这种低调含蓄的性格或许又与历史中那“一个包袱一把伞,跑到湖南当老板”的“江右商帮”(赣商)不无关联。

  总体来说,江西商人是传统中国最安分守法的商人群体——只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做买卖。在其他商帮通过垄断贸易、特权贸易、违法贸易造就巨商富贾的时候,只有江西人依靠合法合规的小生意,打下了一片天地。

  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,如今的新赣商可谓“毫不走样”地延续了江右商帮的基因。

  他们和他们的祖先一样,鲜有叱咤风云的人物和独领风骚的企业。相较于省内的名山大湖,他们也更是像一座座连绵的丘陵,散落在全国各地,在各行各业中打拼。

  虽也抱团,但不排外,虽也攻城略地,但不霸蛮垄断,只是默默的把手中的事做好,以致让很多人都忽视了他们的存在。

  但某种意义上,也正是这些在夹缝中野蛮生长,毫不起眼的“资溪面包”们,通过亲帮亲,邻帮邻,一户带一村,一村带一镇,一镇带一县,以蚂蚁啃骨头精神,抱团发展,勤奋加苦干,撑起了新时代中另一片鲜为人知的广阔天地。

  而他们那不安现状、敢拼敢闯、吃苦耐劳、只要能谋生就不怕背井离乡的劲头,又何尝不是每一个普通中国人最深处的精神底色。

  [2]. 《不产小麦的“面包之乡”:两个江西,如何带出了200亿大生意?》 正解局